
刘建勋 ——江湖道,四海情
刘建勋
成都遂宁商会常务副会长
成都湖海商贸有限公司
成都江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建勋即将满六十岁,那是他即将从铁路局退休的日子,作为一名六零后,岁月的烟雨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印记,高大挺直的身板、乌黑浓密的头发以及畅快爽朗的笑声,无不展示着他的直率和真性情。
刘建勋的家坐落在城南麓山大道的一个高尚住宅区,房间以雅致的中式风格打造,深红色的家具显得厚重而古朴,房间的地暖散发着温暖柔荑的气息,屋后则有一个巨大的露台,露台下是他自己开辟了一畦地,种着时鲜的蔬菜,菜地向外则是高尔夫球道,上面自然分布着葱融的浅山、池塘以及沙坑果岭,直面繁华,退守繁花,说的就是这种匠心的格局吧?!
露台靠墙有张红木大桌子上,上面摆放着一套精美的功夫茶具,几张带着岁月纹路的木椅位置分明,这里就是刘建勋寻常会客的场所了。
一、江湖道
1980年,刘建勋来到成都铁路局生活段工作,那年他尚不满十八岁,年轻、精力旺盛,充满渴望也不乏激情,喧嚣的城市、涌动的人流,还有霓虹如昼的夜晚…他在新奇之余就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把这座古老又极富魅力城市打造成自己的人生主场。
在变革的时代,多数人习惯随波逐流,而能够敏锐洞悉潮流趋势并顺势而起的永远是极少数,刘建勋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强悍的学习能力和超越常人的行动力。来成都铁路局工作不久,他制作的面点很快就在同事群中打开了口碑,深受领导赏识他,半年后安排他做了库管,两年后,以工代干调他担任出纳,后来又当了会计…….这些经历为他后来逐波商场奠定了必不可少的财务和管理知识。
由于工作出色,刘建勋很快入党提干,紧跟着就面临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要么调去机关做管理,作为铁路局核心部门,机关地位高,补助高、发展空间大,是同事们求之不得的好去处;要么
留在基层继续做后勤服务。也许身上自带的那种江湖气,感念领导和同事多年的信赖和扶持,他最终放弃了去机关的机会,而是留在了琐碎事务缠身的行车公寓,却不料正是这一选择开启了他人生中最华彩的一次转身。
当时,社会经济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生活段管理的一些辅助配套物业开始市场化运作绝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领导考虑到刘建勋脑瓜灵、善于学习,就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当时,刘建勋管理的四海饭店是火车北站著名的内部餐厅,他接手之后,开始缜密的思考,由于地理位置毗邻荷花池批发市场,而商圈受限于规模,市场依旧对商铺的需求缺口极大,因此,他雄心勃勃地开始了推动饭店改制,将饭店改造成商铺出租,这次牛刀小试大获成功,这让他充分了解了商铺的价值和前景。其后,他再接再厉,又跟朋友一起合作开发了紧邻饭店的天海大市场及兴茂商务楼,后来又通过招标取得荷花池八区和十八区的经营资格,刘建勋这个名字成了荷花池商圈的代名词。
二、四海情
刘建勋的知识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工作之后自己努力充电,其二是他奉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古训,他的足迹遍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从穷乡僻壤的蓬溪(大英)县走出来之后,那时我虽然年轻,但是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怎么去做,不过当时没读过多少书,眼界还是窄了。”刘建勋说。由于工作早,他未能完成高中学业,步入工作岗位后,他亟待需要提升文化素养,便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报考了
自修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干后被铁路局送去成都大学进修文秘,再后来又作为单位骨干参加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的学习。
有一种人天赋异禀,他们本能知道怎样在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并顺应潮流收获成就。
如今刘建勋每周只需一两天去公司处理一些事务,其他都交由团队去打理,他现在主要工作是管理自己创立并担任会长的博美高尔夫球会,这家在成都有近十年历史的球会是组织完善、成员稳定、运作时间最久的运动集体之一,他为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几年前,一次偶然机会他与球友谈起自己有三千平米的闲置物业,队友就帮他牵线联系上锦江酒店集团,最终加盟打造成希岸酒店三河场店,以年轻简约的轻奢风格,深受市场好评,为此,刘建勋专门成立了成都江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从此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十多年前,刘建勋捐资十五万为家乡修了一条水泥路,此举深受乡亲们爱戴,在如今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他更加不遗余力,此后,他又投入十四万,为村里安装了80多盏太阳能路灯,刘建勋不仅自己热衷公益,还积极促动球会会员一起参与,前不久,刘建勋以博美高尔夫球会名义带头捐助大英县贫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全程扶助,在社会上反响剧烈。
因为爱好高尔夫,刘建勋每年都会抽出大量时间去旅游,他的足迹遍及世界著名高尔夫球场,尤其是大洋岛国,从大溪地(法属)帕劳、新西兰南岛、塞舌尔、阿努瓦图到丹麦,挪威..…...为什么喜欢大洋?或许只有海洋的壮阔,才能承载他非凡的眼界和心胸!